便利店是时下最为常见的零售业态,大街小巷随处可见。从最初的 “夫妻店”发展到现今的“连锁便利店”,它已经成为都市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在过去,便利店多是散落在住宅区的周边,以销售各种各样的日常商品为主,以此满足消费者的需求。而现今,随着科技的发展、大数据的应用,“无人便利店”开始在市场上出现,对于消费者来说,国内大部分便利店能提供的服务,“无人便利店”的功能都可以实现同等替代。并且,相比于传统便利店,“无人便利店”的投入成本更低,是企业家眼中具有超值性价比的投资,因此它处于风口浪尖上。
眼观“无人便利店”火爆的市场,亿欧零售认为,传统便利店应具有一定的危机感,当下,消费者在便利店除了能够购买到心仪的商品,还需要哪些“无人便利店”无法提供的产品?同时,在思考以上的问题时,我们必须意识到,与过往不同,如今消费者主力军已经发生了变化。
据阿里研究院出具的《2017中国消费趋势报告》中指出,出生于80、90、00年代的“新世代”消费者正蓄势待发,成为中国消费市场主导力量。与此同时,未来的的消费重点将会发生转移,服务将超过产品,成为2015-2020年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(51%)。
从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不容忽视的词语“服务”,站在传统便利店的角度来思考,便是“增值服务”。在传统便利店增值服务这一领域,日本无疑是世界上最成熟的国度,对于日本居民来说,便利店已经深入生活的边角。他们平均每2329个人就有一家便利店,便利店密度世界居首。在历经经济大萧条以及产业业态不断地更新迭代之后,日本便利店依旧能以一个良好的状态发展至今,从中可见一斑。
那么针对这种发展情况,需要做什么方针策略来解决呢?
一、拓展增值服务,打造社区生活服务站
1、增加高频生活服务:借鉴日本便利店模式,提供早餐热食、代缴水电费、快递收发、打印复印、门票代售等民生服务,满足“一站式”需求。
2、强化社区黏性:增设免费WiFi、休息区、卫生间等设施,吸引年轻群体停留消费;针对老年群体保留话费充值等基础服务,形成差异化竞争力。
二、拥抱数字化转型,打通线上线下渠道
1、智能化管理:引入大数据分析系统,实时监控商品动销率,优化选品与库存,减少滞销损耗。
2、融合线上场景:搭建小程序或APP,支持线上下单、到店自提/配送,覆盖3公里消费圈;通过社交媒体推送优惠活动,提升用户复购率
三、优化成本结构,破解盈利难题
降低刚性支出:探索“夜间无人值守”模式,减少人工成本;通过加盟联盟分摊供应链采购与物流成本。
精细化运营:采用“轻装修、重体验”策略,减少前期投入;聚焦高毛利商品(如鲜食、咖啡),提升单店效益。